在2018年,燈會前置作業準備時禹禹藝術工作室承接規劃了「2019 月津港燈節 老街巷弄燈區規劃」,除規劃設置徵件區作品於巷弄外,禹禹藝術工作室在鹽水開展了幾個實驗性的計畫,希望藉由這些計畫能夠帶領居民不同層面的參與感以及去思考文化慶典之下的場域和所在的城鎮以及自我本身的連結。我們相信,在這個時候,這個地方,這裡的人們所有的元素生活經歷的總和會是這一場藝術饗宴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計畫以打造水域巷弄作為概念,去營造整座城鎮共融的氛圍,運用波紋燈投射在場域街道中,以城市運輸為出發角度,連結人與人的溝通橋樑,意指鹽水城鎮一直都是一個融合的群體,並期待觀者成為作品的一部分。也為鹽水居民埋下「衣加衣 ‧ 共生連結創造計畫」的一個伏筆。
群體裏有從以前就一直居住在這塊土地的人們、也有在不同時期移居過來的人們,而現正居住此地的人們皆努力地在這塊土地耕耘著各自的人生,亦是城市產業鏈中的一份子,他們可能曾經碰過面卻互不相識,也可能素未蒙面卻耳聞過彼此。
在此次計畫裏我們以「衣加衣」、「鹽水戰士」兩大方向製造一個共融的場域與機會。並結合月津港徵件區作品,做為整個城鎮規劃範圍。
「衣加衣」居民可以以舊衣服跟本計畫相關單位兌換一件衣服 ,而兌換出去的衣服也將在鹽水中建構成虛擬的場域空間,期待居民們可以不期而遇地穿著同一件衣服,每個人都將其獨立的生命經驗從個體連結到城市的母體。利用生活當中的巧合來營造一個虛構的場域,帶來自我與群體不期而遇的會面之間的感官經驗;帶來給觀者與觀者之間;參與民眾與觀者之間,同時處在會面點場域裡一個虛擬的想像與真實的際遇中相互碰撞的微妙感受。
「衣加衣 ‧藝術再造」除參與民眾所穿之新衣將會在鹽水城鎮中建構一個虛擬的場域空間,期待參與民眾可以不期而遇地穿著同一件衣服在城鎮中相遇之外; 我們也將收集來的舊衣服透過藝術創作手法給與其新的生命力,重新轉化原有物品之樣貌,去塑造一個真實的會面點。以蛹作為形體發想,用收集來的舊衣服透過垂掛的手法並依色系作分列,一層一層包覆的狀態,來表現群體共融、相互依附、互擁的概念,並由內打光,讓光線在布與布之間微微透光,產生光影錯落交疊的氛圍。
「鹽水戰士」 「鹽水戰士」 以從外地嫁到鹽水的女性作為主要徵求的對象,華人社會上普遍女性大多數的生命旅程都是從一個家轉移到另外一個家,總是扮演一個家庭與社會結構中內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關於原鄉的思念與對於異鄉的付出幾乎都超越想像,生命當中會有很多機會與插曲而四處移動,有時停留數年有時可能就是一輩子,從生活裡慢慢累積出和土地的依賴,也悄悄在心中埋下自我認同歸屬的種子。
我們蒐集了從外地嫁來鹽水的偉大女性們,透過他們身為鹽水異鄉人卻為這塊土地和家庭付出的形象來成為鹽水城市的新的代言人,希望透過此實驗性小活動產生對於”家與對象”不同想像的空間。帶來給觀者與在地居民不同層面的思考與觀點。
本計畫將收集來的衣服與拍攝的影像透過藝術創作的方式使鹽水城鎮的居民與觀者產生多元性、地方性、突破性、自我與群體多樣、自由且不期而遇的會面之間等等多重感受來重新詮釋城市價值。「此時,此地,此人」作為我們核心的概念,希望透過這些看似無關卻實質牽連的獨特經歷的總和,能夠帶來無限的想像空間與際遇。
在此次的策展規劃中,團隊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夠藉由這個計畫來真實地回饋給居住在鹽水的人們,並讓在地居民與藝術活動產生更多的連結,去思考如何運用”這些轉變”讓它變成一種可以回饋給居住在此地的人們的方式,讓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都可以開始自己去思考、去運用,去替自己發聲,讓這些轉變成為這座城市對於下一代創新教育與自我認同的基石。
LOCATION:Yanshui , Tainan , TaiwanEXHIBITION PERIOD:2019.02.02 – 03.03INTRODUCTION:2019 Yuejin Lantern Festival|2019 月津港燈節 老街巷弄燈區規劃Co-creation by:賴佳玲、馮金鈺、何秀雲、施怡君、陳秀鳳、吳麗玲、張美珠、林美雲、陳氏嬌莊、吳家芸、王淨薇、陳瑀潔、蔡美珠、陳佩君、羅眷之